体科风采11期 | 林俊良:让武术之花在西部绽放
体科风采 11期
——林俊良
这是十月的一个清晨
正在进行中“第一式……”
册亨一中课间锻炼内容《八段锦》
领操台站着一位领操员
这个人就是——林俊良
华南师范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国家级运动健将
林俊良在支教服务期间,在册亨县一中直接参与学校建设方面的几项工作为:在学科教学方面,主要负责高一、高二年级七个班的体育课教学工作;在学校行政工作方面,担任县一中政教处的助理;在学生社团方面,负责指导学校武术队和学校武术兴趣社的训练活动。
引领研制团教学活动改革新探索
--以学练“八段锦”替代以往的出操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
这次赴贵州支教团开展工作之际,恰逢新冠疫情爆发,研支团依据工作任务与学校疫情实际情况,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并考虑到最严峻情况的打算。当其他人都在担心疫情对这次支教的影响时,林俊良却是心无旁骛,一心把自己工作的关注点放在如何使学生们利用好大课间出操锻炼达到比较理想的锻炼效果,以有效的锻炼内容和效果达到提高每个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以改革尝试健身气功功法习练内容,引发学生主动自觉参与锻炼的兴趣;以健身锻炼提升学生的精神状态,并促进和提升自身免疫力素质;以积极态度来应对面临疫情的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提升自我锻炼意识和能力。
在做详细的调查后,他最终选择了健身气功《八段锦》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切入点。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开展学校文化建设,2020 年 9 月,林俊良开始并亲自带领着同学们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
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
(图为林俊良在教学《八段锦》)
对于选择将《八段锦》纳入学校课间操的决定,林俊良认为一般传统的跑操,受限于场地等因素,而且锻炼内容单一,学生认为跑步形式枯燥,往往采取应付的方式完成,实际锻炼的效果不明显。
目前,在国内广大城乡推广的健身气功《八段锦》,是我国众多导引养生方法中的一套优秀功法,其动作简单,便于学练,健身效果突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近几年更是在各地中小学引入功法的习练活动,功法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局限,功法的动作简单易学,锻炼时间紧凑,适合青少年锻炼,很好地引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健身作用极其显著。
在谈到选择健身《八段锦》功法的原因时,他谈到在校就读本科期间就开始跟着牛晓梅老师学习,并系统地了解了«八段锦»健身机理与理,作为一名高水平武术运动员,林俊良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内容借助支教工作机会传授给西部学校的孩子们,让孩子们深刻了解传统文化技艺的同时,丰富同学们的运动锻炼方式,拓宽和展现校园文体的新风尚,推进学校“文化育人”整体工作,把原本的“守望式教育” 转向“内涵式发展”,积极向校方提议尝试将《八段锦》纳入学校课间操活动中。
身心放松,入静养神
(图中右一为林俊良以及他的老师牛晓梅)
在“八段锦”的教学初期,他更是积极融入学生中言传身教,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八段锦》,林俊良向学校建议,前期利用好每周的体育课,让同学们学习并掌握《八段锦》功法的基本动作和要领,待同学们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之后,便将每周二、周四和周六的大课间由原来的跑操替换为功法的习练活动。
在每次的大课间结束后,在场学生表示,学练这套功法自己身心得到放松,感觉课间操调整后精神状态也很好, 功法练习起到了帮助入静养神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帮助了同学们迎接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八段锦》课间操在中期反馈中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同学们在锻炼后反馈良好。学校看到了积极的效果,积极支持研究生支教团的开展的各项工作,从 2020 年 10 月 10 日开始,册亨县第一中学将课间操正式改成习练《八段锦》。
赞声一片,付出值得
(图为林俊良和他所教学的学生们的合影)
当学生习练《八段锦》一段时间后得到的反馈良好,最后校方支持把《八段锦》纳入课间操时,他的内心感受是兴奋,是激动,终于看到自己努力浇灌的种子长了萌芽。“当以我们的想法作为一个支点,付以汗水努力实施成为结实有力的杠杆,翘起的是一个学校建设的大改变,这无疑会让人深感喜悦,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他说到。
此次的新探索给册亨县一中在学校建设方面带来的大改变,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跑操内容, 进而丰富了同学们日常运动锻炼方式,这些举措被册亨县一中写进了他们的公众号里宣传,称赞声一片。
“让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
对于教授相关武术知识以及开展《八段锦》教学,林俊良有着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他认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完成好武术有关内容教学的前提,因此他一直以亦师亦友的姿态,积极融洽老师师生关系。这样的相处模式为后续学生们快速学会《八段锦》打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其次,是要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为先,多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聆听他们的建议,做出适当教学调整,用合适的方案教授《八段锦》,这样才能够更快地看到教学成效反馈。
例如:在«八段锦»教学中,当发现学生普遍很难记住动作的名称,所以结合当地的方言和动作的特点,给这些动作起“小名”方便记忆。例如左右开弓似射雕,叫成“射雕”;调理脾胃需单举,叫成“抱娃”……一开始通过这种简单的称号记动作,帮助他们加强印象,让学生们更快地上手,在熟记名称后进行深度的动作讲解。既有良好的教学成效,又带动了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知识学习。
自支教以来,他给学生们上的第一节体育课,不是体能,也不是武术教学,而是跟他们谈谈梦想。通过一个星期对所教授的高一高二学生的了解,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说想读大学,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另外还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谈出理想和梦想,也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所以他会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和«八段锦»的故事,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讲他自己的故事——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以及如何设想规划,实现自己的梦想,通过这种方式拉近彼此距离,融入到学生们的生活中。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在华师本科学习期间,林俊良曾听说过研究生支教团活动,但只是一个听闻,真正让他产生想要去支教的想法源自一则微博的视频。视频内容讲的是高水平运动员去贫困山村支教,尽自身所能把所学教授于山里的孩子,在山村播下希望的种子,开阔孩子们的见识。
这个视频内容让他深有感触,他也同为高水平运动员,为什么不能同样尝试去做这样有意义的事呢?让自己的特长得以施展,让武术之花开遍西部。那时他便给自己立下目标“如果有机会,我也要去山里走走看看, 去给贫困山区支教,去教授他们武术,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武术传统文化”那一年,他大二。
(图中左二为林俊良)
他颇有感触地说到当一个人有了目标,为之奋斗的过程是最美好的同时也是最让人难忘的。为了准备研支团的面试,他一次次准备材料、完善材料,整理至深夜;一次又一次在武术训练馆提 高自己的武术技能,一个人默默地看着镜子一遍又一遍的练,每一次汗滴落地,每一次的付出,每一次感受到疲惫时,他都和自己说这是又向研支团靠近了一步。大学本科期间经常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武术队去参加比赛,获奖经历像是对林俊良的一种肯定,正是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诚恳的学习态度,让他在招募研支团通知下来之前就已准备充足,踌躇满志整装待发。
在看到研支团的招募正式下达通知时,林俊良便早已是胸有成竹。拿着申请表抬头挺胸进入面试室,最后出来是藏不住的满面笑意。谈到成功入选研支团最大的感受,他分享到“其实任何事都没有什么捷径,只有对自己狠,只有不断的磨练,耐得住枯燥乏味的训练,你才会逐步向成功迈进。”
“青春正当时,拼搏向未来”
当林俊良接到加州运动会通知时,还剩三个星期,时间紧迫用短短的三个星期,每天下午第三节课放学后,还有晚上训练,其它老师放月假时,他利用月假的时间加强孩子们的训练。
册亨县的天气很冷,因为没有室内馆给学生们训练,只能在足球场上,晚上有时候只有5、6度,有时候毛毛细雨学生们也接着练,手都冻僵了,但在林俊良的认真教导下,学生们还是认真学会了每个动作,而且因为他本身是太极拳专业,不善于其它拳种,所以每个套路都得他自己先学会才能教孩子们。
短短的三个星期,在林俊良的带领下,孩子们忍住了训练时的枯燥乏味,利用了放学和月假的休息时间,坚持训练,以最坚韧的思想艰苦拼搏,最终在州运动会上取得了8金1银4铜,武术取得了7金1银1铜的优异成绩。
“用短暂的一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回顾自己的支教路程,当谈到这次支教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林俊良谈到最大的收获就是由一个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在真正面对一群学生去实施了教学实践,才从中认识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应有的责任担当:立德树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虚心学习。支教过程中他也在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相关支教问题;提高自己,支教过程也是一次学习过程,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充实完善。
关于研支团支教,他分享到如果有想来支教的想法,就要提前做好准备,磨砺以须,一预则立,“机会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消失与出现,但是其实我们需要的从来不是机会,而是机会 出现前的准备,如果在出现前没做好准备,那么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空谈。”不要空想,要付出实际行动,为了能在短暂的一年时间里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TEACHER
生逢时代
责任在肩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挥洒青春的汗水
浇灌在西部绽放的武术之花
1
END
1
撰稿:林俊良 李燕萍
图片来源:林俊良
编辑:李孟森
责任编辑:刘鑫源
初审:莫增文
复审:陈俊朋
终审:胡汉然